请输入关键字

在春光里,享受美好的社群生活

时间:2023.03.24



阳羡溪山的春天,草长莺飞,桃红柳绿。阳光温暖,微风和煦,扑面而来的美好,在溪山的每个角落,在溪山业主们的每次相聚。在这里,大家共同构筑了一个美好的社群生活。


01|探春访茶


在江南宜兴,一杯新茶是春天里最期待的味道。宜兴阳羡茶,在历史上久负盛名。唐代,经茶圣陆羽推荐,阳羡茶成为贡茶。写下“七碗诗”的卢仝更是留下了“天子须尝阳羡茶,百草不敢先开花”的诗句。



据说,阳羡溪山所在地,就是当年陆羽在宜兴寻茶的地方。穿越千年时光,我们似乎能看到陆羽当年在溪山之间穿行的身影。



踏青赏花,探春访茶。惊蛰还未到,溪山茶会的张会长就迫不及待地带着会员们,走进了茶园,看那茶芽在春风里生长。



随着春日渐暖,属于溪山的明前茶也已经开采。3月26日,今春的第一场雅达茶之旅将正式开启。



大家将走进陆羽当年寻茶的地方,在群山之间的雅达茶园,采摘这个春天里的新绿。在雅达书院,感受手工炒茶的乐趣,在生活书店听阳羡茶的前世今生,品一杯早春里的阳羡茶。



02|寻陶问砂


宜兴是千年陶都,七千年的陶瓷文化源远流长。“世间茶具称为首”的紫砂壶,更是被文人雅士青睐,成为案头常物。久而久之,便有了一种生活方式,陶式生活。


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仅与陶有关。在阳羡溪山,陶艺班是雅达书院的网红课之一,应学员们需求,课程时间延长到三个小时。因为对陶的喜欢,大家玩起泥巴,不觉便是一下午。时间长了,家中的餐具、花插、茶器都成为亲手制作的“私人订制”。



在大家看来,手工制作的器物更有温度。以陶为媒,喜欢陶艺的溪山业主,自发成立了心印陶社俱乐部。大家隔三差五相约看展,寻陶问砂。



在参观完宜兴陶瓷博物馆后,心印陶社会长马老师在朋友圈这样写道:自从在雅达书院的陶艺班学习以来,大家是越来越喜欢陶艺了,面对馆藏的这些古陶瓷,感觉怎么看都看不够,器形、釉面、图案、花纹,每一样都看得仔细,就觉得看展的时间不够用啊,这里馆藏的东西真是不少,今天都没有看完,下一次还要来,还要再仔细看。



这份陶然自在的生活,也吸引着溪山邻居们的朋友们一次次来拜访。大家开玩笑说,阳羡溪山已经成了接亲会友的根据地。


这个春天,常住溪山的姚老师接待了几个朋友,并把这份美好分享在朋友圈。


作为新宜兴人,这两天接待了来自远方的却最亲近的从小的玩伴,带她们看了宜兴的山水,品尝了美食和红茶,逛了小镇、古街,参观了博物馆,更感受了雅达阳羡溪山世外桃源般的高端养老生活,都蜻蜓点水却获益良多。我发现我还不太称职新宜兴人,发小感觉她们一直被忽略的宜兴有许多美好,以至于几天时间都梦幻般的度过,直到返回时仿佛都没醒过来。时间短暂,可是往日的回忆跨越50多年,望着彼此如今的模样,我们相互鼓励,继续一如既往开心快乐健康地过好每一天。


姚老师和朋友们在一起


03|看展听戏


在阳羡溪山,距离上海有多远?答案是一个高铁的距离。阳羡溪山距离宜兴高铁站只有15分钟左右的车程。宜兴到上海,快的车次,也只需一个半小时多些。在很多大城市,可能只是一个上班通勤的时间。


自从2月下旬阳羡溪山俱乐部会长会议以后,溪山的会长们便开始张罗起到上海看展听戏的事情。平日里,大家住在阳羡溪山,上着书院的兴趣课,修养着身心。周末时候,便约上邻居们到周边的城市,过另一种生活。



关于这场出行,不妨看看大家的朋友圈:


姚老师:周末上海游。绝美之境——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,浦东美术馆,思其所想,感其所悦,观其所见。梅派青衣史依弘唱程派大戏《锁麟囊》,上海东方艺术中心。厉害啦!史姐姐学哪派像哪派,演哪岀火哪岀。泼提切利到凡高——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,上海博物馆,感受欧洲绘画400年。



马老师:高铁地铁来看你~~一早前往上博看展《从波提切利到梵高~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》,这个展太热门了,买了票还不一定能预约上。我们提前许多天就预约了,今儿一早排队入馆,进展厅后没有跟随大队人马按顺序看,而是倒着看的,打了一个空间差,这样不太挤还能凑近一些看,第二遍再从头看到尾,看画作说明,扫码听介绍。然后又走了一遍,看了自己喜欢的重点作品。合着我在展厅里溜达了三圈。



张老师:上海博物馆正在举办的英国美术馆珍藏主题展《从波提切利到梵高》,画作件件精美无比,最打动我的是伦勃朗生前最后的自画像,他忧郁无助的眼睛令人难以释怀。


伦勃朗生前自画像


徐老师: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看史依弘,真是美得不可方物。谢幕后的返场更是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,真是意犹未尽。

刘老师:看史依弘的戏,讲究台上见真功,弦板一响,醒脾提神,台上演的自如,台下看的舒坦。戏中人物感动了戏迷,戏外功底征服了戏迷。这就是好角儿的范儿。

周老师:两次谢幕,掌声不绝。昨晚的经典,今早意犹未尽。



从山林到都市,近距离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,感受经典画作的熏陶。这是阳羡溪山的居民,在周末的生活方式。因为志同道合的朋友,便利的交通出行,周六下午,大家还在黄浦江边把酒言欢。周一早晨,便在阳羡溪山的鸟语花香中拉开窗帘。


在阳羡溪山,山居生活从来没有与世隔绝,山里是一片桃花源,山外便是广阔世界。



04|共享春味


春天有很多种美味,刀鱼馄饨便是其中之一。


有一段时间,居住在阳羡溪山的王秋月一直分享着家乡江阴的刀鱼馄饨。这份难忘的乡愁,是她挥之不去的记忆,也是这个春天里的生活方式。



长期居住在阳羡溪山,王秋月跑遍了周边的大小角落。她的微信朋友圈里,几乎都是溪山的美景美物。湖泊、山林,夕阳、晨曦,都是她生活里的美好。因为喜欢阅读、摄影,在阳羡溪山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邻里,大家一起到东坡阁看日出,也到云湖看晚霞。



有了朋友,生活便不再那么冷清。经大家提议,一场小聚会在小镇的博瓦隆酒庄举行。酒庄由阳羡溪山周女士和几个邻里一起打理,酒没有卖多少,朋友交了很多。这里也成了溪山邻里相聚的主要根据地。


王秋月带来了家乡的刀鱼馄饨,薛皎老师的“薛氏”东北包子堪称一绝,姚老师的北京炸藕合,让大家感受了浓浓的“京味”,还有老师带来了当地的鸡爪肉。



在酒庄里,来自天南地北的溪山邻里,包着饺子、馄饨,欢声笑语,其乐融融。这份刀鱼馄饨,不再是王秋月一个人的乡愁。这份春味里,有着家人相聚的温暖。



在朋友圈,王秋月写下了这么一段话:

春时万事闲,斗酒呼邻里。在阳羡溪山,这一群来自天南地北的邻居提前进入“共产主义”。一声招呼,北方的包子,南方的馄饨,北方的汉子,南方的娘子,他们毫无违和感的出现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里。余生很贵,请别浪费,我们一起。


余生的路怎么走?或许王秋月给了我们答案。我们一起,不仅是共享春味,更是一起走过更多“我们”的时光。


王秋月拍摄制作的风景明信片


05|摄影观鸟


3月中旬,由阳羡溪山大眼睛俱乐部出品的《溪山动物乐园》第二季在卢克的视频号首发。卢克爱好摄影,尤其钟情于动物拍摄。自去年入住阳羡溪山以来,走遍阳羡溪山的湖泊山林,寻鸟“打”鸟。在他的提议下,阳羡溪山的摄影爱好者们群策群力,自发成立了大眼睛摄影俱乐部。去年秋天,他在视频号推出了第一期《溪山动物乐园》,并在马霄老师的推荐下,成功登录央视频。


阳羡溪山所在地,背山临湖,周边树林茂密、河流交错,成为很多鸟类的栖息地,每一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鸟类在此栖息,良好的生态环境,成为了鸟儿们的天堂,也绘就了溪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。


卢克在阳羡湖边“打”鸟


对于爱好摄影的卢克来说,居住在阳羡溪山,极大满足了自己摄影爱好。以前居住在深圳,将深圳华侨城湿地种下爱自然的种子带到这里。如今,在阳羡溪山,家门口就是湖光山色的大自然,早晨起来便有鸟儿们落在窗前的树枝上。


大家在一起讨论《溪山动物》第二季内容

卢克和邻居们在一起


在这里,通过摄影卢克也认识了很多邻居。大家在一起久了,就成为了朋友。在《溪山动物乐园》的主创团队里,刘学忠是资深摄影师,李军是当地融媒体中心的主持人,王秋月爱好阅读,胡伟民是摄影发烧友,马霄是原央视编导,并多次进行技术指导。大家在一起,发挥各自特长,推出了阳羡溪山版的“动物世界”,留住溪山美景,把家门口的大自然展示给更多人。最近,大家又在策划,即将推出新一期的《溪山动物乐园》。


在阳羡溪山,摄影是一种爱好,也是一种与大自然相处的生活方式。



终其一生,我们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社群生活,寻找自己“此心安处”的吾乡。忙碌了大半辈子,让退休生活真正地回归内心,回归到自己的兴趣爱好,让人生过得闲适自在。


这个春天,再也没有了疫情的困扰。春风十里,春花盛开,那些久违的旅行、相聚,在这个春天里开启,人生最大的幸福,或许便是拥有喜欢的生活方式,在大自然的时令中,享受每一刻相聚的美好。


(备注:部分图片来自阳羡溪山业主朋友圈)


(来源:雅达书院)